祥盛期权配资APP下载 构建工匠人才培育体系 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
匠心聚,百业兴。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、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,为实现技能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撑。
举办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1.6万场,成立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59个,开展技能培训6.28万场次,覆盖职工242.25万余人次……近年来,重庆市总工会实施“十百千万”培育计划,7人获评大国工匠。前不久,重庆印发的《巴渝大工匠培育行动规划(试行)》提出,构建大国工匠、巴渝大工匠等多层级工匠人才培育体系,力争到2035年,推荐培养100名大国工匠、遴选培育500名巴渝大工匠。(9月27日《人民日报》)
大国工匠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,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。以高级技工、技师、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工匠,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。
打造大国工匠、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,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培养。要构建工匠人才培育体系,打造高水平工匠人才培养平台,设计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并切实落地落实,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,为中国式现代化打牢强有力的人力基础。
构建工匠人才培育体系,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大国工匠。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,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、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、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,以及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等建设需要的技能人才,畅通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良性循环,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。要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坚持职教体系应用化发展方向,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续教育,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。
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持续提升工匠人才技能水平。要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、职业院校为基础、社会培训为补充,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、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、适应劳动者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,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。同时,以重大平台为载体,支持建设公共实训中心、职业训练院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,大力培养高技能和工匠人才。要深化产教融合,拓展校企、校校、校地、企企、企地合作的空间,培养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。
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,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。要完善技能人才培养、选树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全面提高技能人才、大国工匠的政治、社会和职业地位,在薪酬收入、职业发展等方面充分体现技能人才、大国工匠的技术和社会价值,提升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,增强技能人才的成就感、获得感,让人才富有创新创造活力。同时,应大力宣传工匠精神,讲好工匠故事、展示工匠形象,在全社会厚植“尊重技能、崇尚技能、学习技能”浓厚氛围,充分释放创造潜能、激发拼搏斗志,汇聚强国奋进的磅礴力量。
匠心聚,百业兴。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、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,为实现技能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撑。(苏平)
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